“好吃”有多了不起?马伯庸“荔枝”之后再写南越传奇|小南读书

发布日期:2024-04-19 02:46    点击次数:201

近日,著名作家马伯庸最新长篇小说《食南之徒》面世,这部作品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共同出版,讲述了贪吃汉使唐蒙来到饕餮胜地南越,卷入南越宫廷风云的故事。

南北对峙、族群隔阂、权位争斗、国策兴废……时局波谲云诡,唐蒙能信赖的只有美食,能够破局的也只有那颗追求极致美食的心。小说中,他敏感的味觉竟然拓展了大汉对中华版图的认知。

创作这部小说的缘起,是马伯庸在浩瀚如海的史料中偶遇唐蒙与枸酱的故事,他决定为此写一本小说,堪称一位当代“吃货”向汉代先贤的致敬。

《食南之徒》。

01

“他从秦始皇活到了汉武帝”

一如《长安的荔枝》《两京十五日》,这也是一个马伯庸从历史的缝隙里“抠”出来的故事。

“我几年前去广州的南越王博物院参观,看到里面有一枚竹简,上面是一棵壶枣树的园林档案。这个细节非常小,但很耐人寻味。广东没有野生壶枣树,这棵枣树是哪里来的?再一查,南越王赵佗是河北真定人(今石家庄正定县附近),而枣树恰好是真定特产。”

这一段传奇说来话长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曾经派出一支军队继续南下拓荒,修筑灵渠,将岭南百越之地纳入中华版图,设立了南海、桂林诸郡。秦末混战之时,这支军队当时的首领赵佗倚仗地利,封锁五岭险关,自立为王,国号“南越”。最鼎盛时,南越国的疆土包括了今天的我国广东、广西(大部分地区)、福建(一小部分地区)、海南、香港、澳门和越南(北部、中部的大部分地区)。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,它奠定了今日岭南的基本范围。

南越国建立伊始,赵佗实施“和辑百越”政策,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,使岭南地区迅速从百越征战、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平稳进入农耕文明时代,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以至中原地区,开启岭南文明千年辉煌。同时,南越国时期海上交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有意思的是,赵佗本人创造了一个长寿纪录,他从秦始皇时代一直活到了汉武帝登基之后。

《史记》的《西南夷列传》里有一段记载:“建元六年,大行王恢击东越,东越杀王郢以报。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。南越食蒙蜀枸酱,蒙问所从来,曰‘道西北牂牁,牂牁江广数里,出番禺城下’。蒙归至长安,问蜀贾人,贾人曰:‘独蜀出枸酱,多持窃出市夜郎。夜郎者,临牂牁江,江广百馀步,足以行船。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,西至同师,然亦不能臣使也。’……上乃拜蒙为郎中将,将千人,食重万馀人,从巴蜀筰关入,遂见夜郎侯多同。蒙厚赐,喻以威德,约为置吏……发巴蜀卒治道,自僰道指牂牁江……及至南越反,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。”

“番阳”就是现在的鄱阳县,因鄱阳湖而得名。一个江西县令临时受命出使广州,吃到了一种据说来自四川的美味酱料,好奇追问之下,得知是通过内河航运从西北而来。当他回到陕西,在西安找到卖酱料的四川商人询问时,却得知这种酱是从四川卖到贵州,再由贵州穿过广西转运到广州。一个人与一味酱料的偶然相遇,竟在历史长河上悄悄鼓动了一阵轻风,吹开了笼罩在大汉西疆与南疆版图上的迷雾,从西北到东南划出了一条新的连接线。

正如马伯庸在后记中所说:“这个故事最有趣的地方,其实不是唐蒙这位美食侦探的经历,而是它所展现出的地理认知……在那个时代的西汉人眼中,中原之外的广大地区被重重迷雾所笼罩。若要把这些地图点亮,需要有勇气、有谋略以及有着超越时代的地理直觉。正是有唐蒙、张骞这样的人不断探索,才把‘茫然无知’变成‘显而易见’,开启了汉文化向南拓展的大潮,乃至形成今日之版图。地理认知改变的影响力,可见一斑。”

马伯庸近照。

02

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

正如美食纪录片《人生一串》提到的:“没了烟火气,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。”有了这些,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领略人情的温度与亲近感。

在历史的长河中,美食不仅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工具,更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媒介。通过美食的传播与分享,不同地域、不同文化的人们得以相互了解学习,进而促进了文明的融合与发展。以丝绸之路为例,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不仅带来了丝绸和瓷器的交流,也促进了沿线各地饮食文化的交融。中国的面食、西域的香料、地中海的葡萄酒等都是在文化交流中最好的媒介。

“美食不会骗人,也不会辜负人。”一种美食凝聚一种文化特性,一种美食连接一个走向远方的故事,美食是普通人的毕生牵绊,是孤独还是思念,都在这日常的盘碗之中。

就像书中的南越王赵佗,本是生于真定县(今石家庄正定县附近)的驻边将领,秦末战乱时割据南海郡、桂林郡和象郡为王,但所辖领地仍循秦制秦俗。每逢汉使来访,必然留在身边长聊家常,招待故土来客。甚至还托老兵从故乡带来壶枣树苗,即便水土不服不宜栽种,依然将其遍植殿宇之间。

在马伯庸的想象里,年老的赵佗将自己居住的独舍建在其中,老年后常常一个人待着这里,每晚临睡前一定要喝一碗“壶枣睡菜粥”。旁人只当是百岁老人的养生怪癖,只有唐蒙从中看到了他的“孤独”与“思乡”,这是食物所映射出来的内心世界。

如果你有机会参观广州北京路上的南越王博物院,赫然写着“壶枣一木”的竹简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,上面甚至详细记录了单株枣树结果数量。

“我就想象,赵佗当时已经是一个老人,他思念家乡,但没有办法回去,就只能通过外交手段移植一批枣树放回到南越王宫里,他想家的时候就走到这片树林里待一会儿,闻闻枣树的清香,嚼一嚼枣子,怀念一下自己年轻时候的事。我想到这里,就觉得赵佗其实也挺可怜的,虽然他活了103岁,虽然他权倾天下,但是他内心的这种寂寞,也无处排解。”和人的情感有关的细节,总会令马伯庸动容。“这么一联想,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竹简文书,而是充满了人的味道。”

至于书中的关键美食“枸酱”,马伯庸在本书后记中提到:“在《史记》的各处记载中,此物一直写作‘枸酱’,而到了西晋年间成书的《南方草木状》,又将之写成‘蒟酱’。至于它的真身到底为何,历来众说纷纭,从古至今猜想至少有十几种:蒟蒻、蒌叶、筚茇、竹茶、扶留藤、枸杞、魔芋、红籽树、枳椇、海椒、生姜等等,并无定论。”不管是什么,枸酱留在了史书中,被一众当代美食奉为源头,讲出了无数传奇。

据了解,同名改编电视剧将由腾讯视频、北京凤鸣九天联合出品,剧本正在紧密创作中,预计于今年底开机。

南方+记者 戴雪晴

通讯员 霍静静